大棚放风这个误区要避免,否则损失太大了!

其实,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,放风不科学,直接影响的产量。那么,如何科学放风呢?我们提倡分次放风,分次关风。
上午第一次放风是在拉开草苫一小时,大约是在9:00—9:30时,在保证放风后棚内温度不急剧下降的前提下,将放风口拉开5厘米左右,开小口通风。此时正是棚内二氧化碳缺乏的时间,第一次放风不仅可以排除棚内的湿气,还可以及时给棚内补充二氧化碳,保证棚内进行正常光合作用。这次放风尤为重要,是决定棚内产量高低的关键,因为若不及时放风,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够,不能进行光合作用,哪会有产量。
第二次放风是在中午前后,也就是在棚温达到33℃左右时再拉大放风口,因为这时棚内的高温会加速水分蒸发,通过放风排除湿气,利于控制棚内的湿度,不利于病害发生。一般来说,这次放风时放风口拉开15厘米左右,保证棚内温度不超过30℃为宜。
关闭放风口时,也是分两次进行。拿来说,第一次关风是在棚内气温降低到22℃时将通风口关小,第一次关闭10厘米左右;查看棚内气温降低到20℃时,再进行第二次也就是把通风口完全关闭。
这种多次放风、多次关风的方式,能更好地调节温度,比“一开一闭”的通风方式更有利于的生长,并且还能有效降低棚内的湿度,减少病害的侵染和发生。
原文:蔬菜 > 蔬菜种植技术:大棚放风这个误区要避免,否则损失太大了!
网址:https://www.2awog.com/shucaizhongzhi/20210430/146517.html
[蔬菜种植技术]近期,昼夜温差拉大,环境更适于蔬菜快速生长。相较于茄果类蔬菜来说,瓜类蔬菜生长更快一些。黄瓜长势快,植株健壮,叶片宽大,部分菜农会提早留瓜尽早实现收益。殊不知,留瓜过早有诸多...
[蔬菜种植技术]种植历史600多年,种植面积26.1万亩,占全国1/4,产值达18.4亿元,产品多达100余种,亩均收益5000元,带动13.2万人实现增收。今年,大同黄花菜迎来行情最好的一年。 眼下正值黄花菜的丰收...
[蔬菜种植技术]薯尖菜采收期长、出产快、产量高、经济效益可观。经过多年试验示范,从品种选择、种苗越冬管理、大棚和露地生产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储运等方面总结了十堰地区薯尖菜绿色高...
[蔬菜种植技术]一般来说,正常管理下的蔬菜进入结果期后,便开始陆续结果。这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但在实际生产中,正确留果却是一门大学问,当然,根据植株长势合理留果是基础,但有时留果也是能灵...
[蔬菜种植技术]近日,记者在采访拱棚泡椒时发现,部分植株出现了黄头现象,咨询是否进行过对症缓解时,被菜农告知不用管,等泡椒采收了植株自然会恢复。泡椒植株明明出现了异常,菜农却并上心,原因是什...
[蔬菜种植技术]当前,甘薯正处于决定产量和品质的生长后期,茎叶生长速度放缓、光合产物大量转向薯块,薯块增重迅速(约占总重的50%以上)。此时,田间管理的重点是要保护好叶片,增强其光合作用,协调好...
[蔬菜种植技术]蔬菜定植前,不少菜农有这样的种植习惯,底肥施足后,定植前还要穴施肥料或农药,菜农们俗称“窝里放炮”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菜农们根据自身习惯,定植时向窝里放的&ldquo...
[蔬菜种植技术]大棚秋延后栽培是蔬菜设施栽培的一种重要形式,近年来,湖南常德市大棚秋延后蔬菜产业发展较快,其中白皮丝瓜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。 白皮丝瓜以白佳栽培面积最大,该品种是湖南...
[蔬菜种植技术]7-8 月休棚换茬期是闷棚及土壤处理的最佳时期,妥善的处理方式可有效减轻病虫草的危害,为下茬蔬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,提升作物品质和种植效益。本文给大家介绍4种常见的土壤处...
[蔬菜种植技术]莴笋又称莴苣、莴菜、香笋等,属菊科莴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,喜冷凉气候,在长日照和高温条件下易抽薹,生长周期短,一般为80~110天。莴笋茎叶均可食用,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。含蛋白质...